会员活动

深圳市绿色建筑协会:回顾2009,展望2010

发布时间:2010-08-20 点击数: 1272

2008年12月28日,深圳市绿色建筑协会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成立,搭建起了一个促进绿色建筑发展的交流互动平台。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与节能委员会与深圳市绿色建筑协会与深圳分会同期成立,一套人马两个平台,共享资源和信息。2009年协会的工作得到了全国同行业地方协会的一致认同。
    在深圳市绿色建筑协会秘书处的辛勤努力下,2009年1月的  会议上,深圳绿协的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被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点名表扬。
    2010年1月14日,深圳市绿色建筑协会举行了第一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回顾走过的忙碌充实的2009年,勾画新一年的发展宏图,以期更好地推动深圳绿色建筑事业的发展。

回顾2009:

    搭起舞台,我们就能跳出精彩

   【参与调研】
    与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深圳市建设科技促进中心联合,接受深圳市建设局委托,完成《深圳市太阳能产业和建筑应用现状与发展研究报告》的调研和起草工作。
   【组织论坛】
    4月邀请国家建设部总工程师,办公厅主任王铁宏带来 “关于转变建设行业发展模式的若干思考”的演讲; 
    5月邀请了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会长、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博士,举办关于“低碳城市”的专场学术报告会; 
    5月邀请了威尼斯建筑大学博士、米兰理工大学教授作关于“绿色城市”为主题的学术报告;
    8月组织举办“建筑遮阳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技术研讨会”,对既有幕墙建筑节能的实践和建筑遮阳产品在降低建筑能耗中的可行性进行技术探讨和交流;
    9月组织的斯维尔公司技术研讨会;
    12月参与承办绿色建筑发展与实践研讨会、全国质量论坛绿色建筑分论坛等。
   【参加展会】
    3月组团参加了“第五届国际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协会第一次在国家级大型展会上亮相。
    11月,组织会员单位参加“深圳第十一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在展会上宣传协会,推介企业。
   【合作推广】
    6月协会组织会员参加深圳市节能示范企业经验交流会暨节能示范企业授牌仪式; 
    6月发动会员参加在北京召开的“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推进会”活动; 
    9月协会承办了深圳市人居委住建局主办的“关爱地球,呵护家园——深圳百万市民共建最宜人居城市系列”活动之“绿色家园”体验活动。配图:5
   【考察交流】
    6月接待“香港环保建筑专业议会及香港建筑师学会”一行40多人考察深圳建科大楼,并进行交流互动。配图:6
    10月组团参加新加坡绿色建筑大会并参观当地的“零能耗”建筑。

2010:激动人心的未来蓝图

   【构筑专家平台】
    构筑专家平台,继续建立和完善协会机构建设,组织和引导学组展开科研、咨询等技术服务活动,推进绿色建筑技术的实施,着重开展多种多样的学组活动,通过开展科研课题、技术交流、项目实践等形式,推动绿色建筑的实施和评价标准工作的实施。在条件成熟的时候,成立绿色建筑运营学组,全面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同时借助各专业学组的专家平台力量,构建协会的各种技术渠道。
   【提供各类培训】
    重点做好培训工作,行业法规和政策文件的解读、宣贯,进行行业技术和标准的宣贯,建议将绿色建筑培训纳入注册建筑师、结构工程师继续学习学时中去;加强绿色建筑专业从业人员的资格培训,争取与劳动部门取得沟通,向培训合格者颁发合格证书,增加培训的权威性;开展行业学术的专题培训。 
   【开展鉴定服务】
    开展绿色产品与技术的鉴定认可服务,与建科大楼的绿色建材展厅展开合作。深圳建科院在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的支持下,共同建设了“绿色建筑展示中心”,在此展示各会员单位的绿色建筑技术和产品,探索和打造绿色建筑技术和产品的产业链。
   【开展申报服务】
    依托会长单位、会员单位强大的科研力量、前期申报的一些成功经验,针对会员单位和有需求的企业,开展申报专项服务,提供节能减排的专项资金申报、可再生能源示范项目申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以及节能审查等服务,辅助申报。
   【申报科研课题】
    争取绿色建筑相关科研课题与技术咨询项目,组织专业学组,依托会员单位的技术力量来共同完成课题的申报和技术咨询项目。
   【担当政府智囊】
    协会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做好政府的助手,协助政府起草法律、法规方面的文件,进行绿色建筑的认证工作,协助政府及有关单位监督、执行新建建筑节能标准达标及方案优化,协助政府和相关单位推进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
   【积极组织评选】
    组织开展“深圳市绿色建筑先进集体和个人的评选”活动,增加协会的权威性,对行业起到牵引的作用。
   【各种渠道宣传】
    搭建平台做好协会的宣传和推广工作。建好协会网站,在各专业学组开展活动的基础上,利用协会专栏的平台,发挥窗口作用,营造学术互动氛围;与一些有影响力的媒体合作,利用研讨会、展览等专题专项活动的形式,倡导绿色建筑理念;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会员单位的诉求,为政府、市场、社会做好纽带作用。
   【继续发展会员】
    去年会员单位130多家,比成立时翻了一番,今年继续发展各方会员加入。

   会长要求:2010年期待更精彩
    2009年绿协的工作人员都很辛苦,在全国的地方协会中得了先进,与其它协会相比,我们还是做了一些事情,但仍没有达到期望值。
    新的一年,希望协会有更多的、更好的计划,能更加有活力。否则,不规模化、不可持续发展,绿协会丧失很多机遇,会员单位也会丧失很多商机。
    在新的一年绿协可以做很多的工作。比如,协会学组可以研究如何让绿色产品与绿色建筑的结合运用,协会将会投注精力扶持会员企业从事此项工作;还会继续发展会员,发展一些大企业参与进来。
    现在各会员单位沟通太少,也没充分利用协会平台,对商机的把握也不够。
    深圳首个做绿色建筑的研究和示范,赢得过很多第一,但现在绿色建筑的发展很快,我们之前的很多经验都被别的城市所吸收,甚至赶超。如果深圳的企业再不跟上去,深圳的先发优势会丧失殆尽,就会落后。
    外界也有很多发展得很好的行业协会,我们要向他们学习。深圳市家具行业协会,他们一年有6000万元的产值,并且有自己的研究院,有自己的大楼。我们的目标就是把行业协会做上去,给会员单位更大的舞台!

   主管单位寄语:抓住机遇,推动绿色事业的发展
    绿协成立一年多,各方的反映都非常好的,为行业的发展做了很多的工作,而且协会与建设局所管的行业协会有差别,绿协没统领着建筑的各个行业,它有一个更大的平台。
    今天来是跟大家介绍一下局里接下来一年或若干年的工作计划,大家可以从各个不同行业、不同的角度,如何与绿色建筑、节能减排接合到一起。一是把企业做大,二是把绿色建筑事业做大,让大家都能得获益。
    近一段时间,局里将计划十六项重点工作,一是编四个规划,《建筑节能的十二五规划》、《光明新区绿色建筑示范区的规划》、《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十二五规划》、《建设科技和建筑工业化的十二五规划》;二是制定绿色建筑的一系列法规,主要建立绿色建筑的管理办法,建立资金资助和激励机制,建立一批绿色建筑的示范项目,发展绿色建筑的产业;三是光明新区建设将推行更多的优惠政策和措施,让各方更加投入绿色建筑事业;四是建立可再生能源的城市示范,我们将建712万平方米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建筑;五是国家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监管体系的建设;六是大力推动既有建筑的改造;七是建立一批示范项目,一类是建设科技的示范项目、二类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示范项目、三是可再生能源的示范项目;八是建筑节能依法条例的配套政策制定,建筑节能专项资金的制度建设;九是对建设领域政府主管部门建立节能减排考核体系;十是新建建筑节能、在城市更新中的立面改造落实节能和绿色建筑的理念;十一是日常的例行工作,节能大检查、空调控制26度的检查等;十二是按12月1日实施的《深圳市建筑废弃物减排和综合利用条例》要求进行调整工地废弃物的处理和监督;十三是关于新近实施的混凝土的预拌沙浆的工作规定,按新的规定使用沙浆,并进行监控;十四是筹建一批企业的研发中心;十五是编制一些地方标准,在编的地方标准有30多项;十六是一些会务工作。
    我们希望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利益群体为制定政策的时候提一些思路,制定的政策效果能更大化,为深圳的节能减排做出贡献。

2010年,专业学组显力量

    应绿协发展的需求,在协会理事们的建议下,第一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上还重点讨论成立专业学组,参考绿色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的关键环节,拟成立绿色开发学组、绿色规划与设计学组、绿色产品学组和可再生能源建筑运用专业学组和绿色施工学组等五大学组,开展绿色建筑领域相关工作。
    会议上,五大学组组长分别发言,阐述2010年的工作畅想。深圳市绿色建筑协会将在五大学组专家们的大力支持下,将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迎来协会发展的绿色春天。

    绿色开发学组组长林武生:
    我们主要是来学会寻找合作。以前认为绿色建筑是多么先进、多么高深、多么前沿,实际上绿色建筑也非常的平民化。从深圳建科院的办公大楼来看,绝大部分的绿色建筑技术是实用技术,具有中国特色的实用技术,也能达到世界级的目标。这点说明。我们不要盲目寻找先进技术,有些国际领先的技术可能就在我们身边,关键是如何运用和推广。
    绿协存在的意义,就是把做绿色建筑这些从业者组织起来,交流、优势互补,走绿色建筑的道路。我特别赞同叶会长所说,绿色建筑是中国特色的融会贯通,这是我加入绿色建筑协会的最重要的一个目的。
    作为一个组长,我希望能在协会中,不断地跟各位同仁、组员、企业加强交流,不断地理解各种技术及其适用范围,以及所达到的效果。绿协应该能够提供一个非常好的平台,使大家能够有主题、有目的、有专项地实现绿色建筑的共融,共同进步!

    绿色规划与设计学组组长王欣:
    立足协会“发展绿色建筑,促进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我们学组将促进绿色规划与设计等“软”技术方面的创新、交流和推广应用,增强“软”“硬”技术两方面的行业交流和信息共享,推动绿色事业的整体性发展;
    在协会整体的发展战略指引下,绿色规划与设计学组展开相关方面的科研、政策、标准、咨询、认证、评价等活动,同时加强与绿色开发、绿色产品、可再生能源等其它学组的互动交流;
    这个学组的组员不仅仅是从设计机构招收,要力求使具有政府、设计、开发、产品、可再生能源、施工、营运、装修等各种背景的技术人员可以在共同的组织平台上交流融合;
    近期,我们将配合相关部门,以“从业人员的资质培训与认证”入手,展开学组的初步工作。在协会的领导下,参与搭建行业信息资源平台,打破“设计”与“产品”之间的隔离,使“软”“硬”技术两方面能初步的信息共享。

    绿色施工学组组长王立璞:
    绿色施工学组将积极开展绿色施工领域相关课题的科研活动,进行相关各类科研项目信息搜集、汇总、反馈和交流;组织申报相关科研成果奖。
    宣贯绿色施工领域相关政策。积极开展绿色施工相关学术交流活动,定期举办学术交流座谈会、做学术报告;定期组织绿色施工领域相关技术讲座。
    引领贯彻国标《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规范绿色建筑评中对施工阶段的要求。认真学习相关标准、规范和文件,以专业、严谨、务实的态度对待其中施工要求;依照标准规范要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积极反应问题,提出不足。
    参与编制施工相关技术标准,并将绿色施工理念落实到施工各类技术标准中。
    参与重大项目绿色建筑与施工相关的咨询、评审等技术指导活动。
    对绿色建筑领域出现的与施工相关的技术争议、疑难问题提出技术裁决意见。
    对申报的绿色施工领域产品进行技术认可。
    组构绿色施工技术培训的专家师资队伍。
    完成政府部门委托的相关技术课题。参与深圳市相关科研项目规划;参与相关科研项目预申报、申报、立项、中期检查与结题。

    绿色产品运营组组长尤其福:
    希望能构筑一个绿色、节能、环保、减排产品的准入平台。这个平台首先必须取得深圳建设局政策支持,由深圳建科院及绿色规范或制定产品准入标准(如产品的节能、环保、减排等指标)和准入条件(如企业规模、资质、产品质  量、应用范围、应用案例、社会评价、社会效益等)。
    建立产品目录及产品标准(或技术指标)数据库。在政府支持下,将产品目录及产品标准(或技术标准)数据库纳入建设局网络,作为政府或企业产品采购及绿色、节能、环保、减排建筑评定的依据。而这些工作的完成,可专门成立的公司负责。
    成立运营公司,进行产品与市场的对接。在完成上述步骤后,开始进入实质性的操作阶段,开始实现绿协的根本转变和质的飞跃,本着实事求是、恪守操守原则,为政府、企业、协会带来三赢的崭新局面。
    贯彻可持续发展、服务和经营的理念。提高协会各相关服务体的工作效率、办事水平,强化各个环节的服务意识,以健康、清廉及具极强公信力、执行力的形象取得政府、企业和市场的广泛认可,并最终成为各方完全依赖的合作伙伴。
    不断探索、不断进取。包括跨区域服务、合作、经营等。
    向会长提议,建立会长基金,协会工作辛苦,对突出贡献的人予以奖励,提高会长办事灵活度。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专业学组组长刘学真:
    应该加强太阳能光伏、光热技术建筑中的规模化运用。有些产品不适用于一些气候区域使用,在后期技术、集成、设计中都存在着一些问题,甚至存在产品质量的问题,这对太阳能推广是不利的,学组将做此方面技术的研究或示范;
    丰富太阳能的商业运用模式。我国的太阳能运用模式非常单一,都是业主出钱,由厂商或施工单位来安装。国外有很多小国家,业主开始不出钱,通过购买节能的系数,来达到推广运用的目的。建议深圳也可以借鉴。
    依托技术机构(如深圳建科院)开发新技术的研发或示范。先开发出一套系统,再依托此系统开发出适应该系统的产品,最后找到运用方。这种模式还可以在深度和广度上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把一些技术进行嫁接和融合,开发出新的产品。
    加强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的研究。可以做一些研究,把太阳能光伏板与建筑部件结合运用的工作。绿协是覆盖整个建筑产业链的,如果平台整合得好,开展此项工作是有优势的。
    如果有可能,我们还探索一个新能源在建筑中利用的模式,在国内缺少一种角色——单纯的绿色能源供应商。由投资人提供节能设备,业主每年付费的方式购买,这种方式在国外很流行,如果和业主、前期的规划、设计、施工单位摸索出一条道,可能比单纯的合同管理更有前途。
    我们想借助协会平台,希望大家做一些交流,交流也会带来很好的碰撞,学到如何把太阳能与建筑融合的想法,做一些科普。我希望能够在此能够切切实实做一些实事,绿协也才能创造出品牌,增强对会员的吸引力,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由本刊编辑郑玉民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