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发布时间:2019-07-08 点击数: 4588
目前我国绿色建筑发展正在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绿色建筑评价是一项重要且长远工作,需要不断更新升级,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发布公告,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以下简称“新《标准》”)自2019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标准》的修订基于怎样的背景?修订后的新《标准》有哪些创新之处?新《标准》的实施将对绿色建筑行业带来哪些影响?记者就此采访了新《标准》修订组主要负责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清勤。
适应新时期的新要求 新《标准》总体国际领先
“我国绿色建筑历经10余年的发展,目前省会以上城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大型公共建筑全面强制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王清勤说,“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可以说是规范和引领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根本性技术标准,从2018年8月启动修订起就备受行业关注。我们开展了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了前一版本的实施情况和实践经验,参考了有关国外标准,广泛征求了有关方面的意见,对具体内容进行了反复讨论、协调和修改,最后经审查定稿。修订后的新《标准》总体上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本次修订正值国家进入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阶段,旨在将绿色发展理念落实到建筑绿色发展要求中。新《标准》中提出的“提高和新增对室内空气质量、水质、健身设施、垃圾、全装修、适老适幼、服务便捷等要求”,希望以多途径、多角度提升绿色建筑整体性能。新《标准》将全面推进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引领绿色建筑成为感知性佳、获得感强的好建筑。目前,新《标准》已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列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10项重点标准之一,对建设领域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意义重大,初步形成了“领跑”世界绿色建筑标准的新格局。
“以人为本”提升绿色建筑体验感 构建新时代评价体系
在新的阶段,绿色建筑被赋予了“以人为本”的属性,以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为出发点,以建筑使用者的满意体验为视角,建筑从之前的功能本位、资源节约转变到同时重视人居品质、健康性能。本着“以人为本”的初心,修订后的新《标准》颇具亮点。
据王清勤介绍,修订后的新《标准》将原来的“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室内环境、施工管理、运营管理”七大指标体系更新为“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五大指标体系。此外,新《标准》还在重新设定评价阶段、新增绿色建筑等级、分层设置等级要求、优化计分评价方式、扩展绿色建筑内涵等方面进行了修改完善。“绿色建筑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设计标识多、运行标识少,‘以人为本’体现得不够,对建设领域的新技术、新理念响应度有待提高等。因此,修订时更多考虑如何让条目更有效规范绿色建筑评价过程。”王清勤表示。
具体来讲,一是更新了评价指标体系,从百姓视角来设计,以增进建筑使用者对于绿色建筑的体验感和获得感。
二是重新设定了评价阶段,目的是引导绿色技术的实施落地。将绿色建筑评价的节点设定在建筑工程竣工后。另外,规定在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完成后,可进行预评价,这是一个很大的创新。
三是新增绿色建筑等级,将绿色建筑的等级增加一级,即“基本级”。绿色建筑等级变为:基本级、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满足所有控制项的要求即为基本级,控制项与全文强制性规范有效衔接,将作为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的主要依据。
四是分层设置了性能要求,提高绿色建筑的性能水平。在一星级、二星级和三星级绿色建筑的等级认定时,按指标最低分、全装修、总分值、特殊要求4个层级,分别对不同星级绿色建筑提出了差异性技术要求。
五是优化计分评价方式,增强了评价方法的可操作性。整体条文数量也较2014版大幅减少。
六是拓展了绿色建筑的内涵:耐久、服务、健康、宜居、全龄适用。
建筑业企业面临更高要求 传播、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新《标准》的实施将对行业带来哪些影响?王清勤告诉记者,新《标准》对建筑业企业要求更高。建筑业企业要承接绿色建筑工程,必须具备相应的技术条件和人才,才能够达到要求。建筑业企业要加强自身的技术能力和人才储备,以更具竞争力的姿态进入绿色建筑庞大的市场。
王清勤表示,由于具体指标体系、评价时间节点、等级设置等均发生了较大变化,需要技术人员全面理解和掌握新的要求,要尽快启动新《标准》的培训和宣传工作。推进绿色建筑是绿色发展理念在工程建设领域的重要举措,要加大新《标准》的宣传力度,让社会了解新《标准》在安全、耐久、节约、健康、宜居等方面的特点,将绿色建筑的理念广泛传播。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建设生态文明,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发展绿色建筑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